2018年11月27日学术报告预告

发布日期:2018-11-18发布者:曹美萍浏览次数:158

1127俞书宏: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组装与应用(化学优秀学者系列学术报告)

  

讲座题目: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组装与应用

主讲人:俞书宏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持人:何鸣元教授

开始时间:20181127日(星期二)上午10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 205报告厅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俞书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特聘教授 (2006-)、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2-)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学术带头人(2016-)、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荐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大苏州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化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无机及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组装及功能化应用研究。在包括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atalysis,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c. Chem. Res., Chem. Rev., 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上发表论文450余篇。被SCI引用38,700次,H因子1082014- 2018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以第一完成人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获国际水热-溶剂热联合会Roy-Somiya奖章、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新科学家奖、中国化学会-德国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担任LangmuirScience China MaterialsEnergyChem副主编, 担任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Chemistry of Materials, Chemical Science, Triends in Chemistry, Materials Horizons, Nano Research等国际期刊顾问编委、执行编委或编委。

  

报告摘要:

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灵感来设计实用材料和应用系统有着灿烂而悠久的历史。在自然界里,存在着大量的具有有趣的形貌和结构的生物矿物,这些矿物通常是由高度组织的有机-无机材料的复合物。诸如珍珠、牡蛎壳、珊瑚、象牙、动物牙齿、细菌中的磁性晶体和人的骨骼,都是典型的生物组织制造出的生物矿物。运用新颖的受生物启发而来的合成路径来制备形貌可控的具有特殊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并且具有独特相关性质的材料一直是无机化学、纳米科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前沿的热点。他将报告近年来在运用仿生理念合成一系列无机微纳结构材料、宏观尺度组装体材料方面取得的进展。系统研究了仿生分子模板对无机微纳材料的晶化、生长及形貌与结构的调控作用,实现了多种不同维度纳米结构单元仿生合成、组装制备功能化。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