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概况   


分析学科基本情况

分析学科针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分析化学前沿,面向健康、环境和新材料等几个领域的基本分析化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以培养科研和教育拔尖人才为重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包括电分析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分析仪器、微分离技术以及无机新材料分析。该学科在功能化电催化及电化学分析、功能化荧光材料的设计及分析、光电功能材料及分析、微分离技术以及分析仪器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上海科技进步奖等近20项,出版著作10余本。近年来,分析化学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子课题3项,同时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纳米专项、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包括Sci. Adv. Angew ChemAdv MaterNano LettACS NanoAnal Chem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获国家专利9项。

师资队伍

分析化学学科是我国第一批授权的硕士学位点,199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4名,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名。

2016年以来新增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田阳教授2018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张闽教授2020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20195月被中国化学会遴选作为“中国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稀土铽(Tb)元素的代言人,在传播稀土铽元素化学知识及拓宽应用、展示当代青年化学家风貌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多位老师在学术组织及学术期刊任职。田阳教授《Chemical Communications》副主编,《电化学》及《分析化学》编委。何品刚教授任上海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中海教授任《Scientific Report》编委,《分析测试学报》青年编委。分析化学团队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多个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人才培养

在教学方面所有教师都参与本科生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楚清脆教授负责建设的在线课程《仪器分析实验》于2018年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课。张闽教授近年来成功指导9名本科生完成了9项国家级和1项上海市级的本科生科创项目;发表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7篇(其中含4篇一区论文);指导多名本科生在全国及上海市的各项学科竞赛中获奖10余项,例如: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累进创新金奖、上海市挑战杯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王清江教授负责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化学工作站项目,工作站总项目属于上海市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任务之一。每年为市教委、市少科院培养优秀中学生一百五十多名、中学教师培训九十余名。每年有数千名学生进站进行化学科普实践,通过全国科技周、上海科技节、全国大学生夏令营、港澳中学生科技夏令营、田家炳科技夏令营等活动,积极推进国内中学化学素质教育,在国内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在科研育人方面对研究生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科研环境。例如,每年进行奖学金评选,奖励本学年学习优秀、科研成果完成优秀的学生。对于申请国际交流和海外留学的同学给予很大的支持,各导师也会经常要请国内外学者前来报告交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课题。同时,也会利用学校的资助政策,支持研究生出国参与国际会议以及参加国家高水平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几乎所有毕业的研究生都有SCI论文发表很多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包括Chem. Rev.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Sci. Adv.Nature Commun. 

科研成果

2016年以来,分析学科聚焦于“脑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液体活检”等前沿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Acc. Chem. Res. (1)Chem. Rev. (1)J. Am. Chem. Soc. (6)Angew. Chem. Int. Ed. (10)Nature Commun. (1)

发展特点及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分析学科在研究方向上有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在“脑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液体活检”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并且具有高水平海外研究背景的研究团队。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继续努力提升研究团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根据当前分析化学研究的变化趋势,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的复合型创新团队,提升团队在国际分析化学中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研究团队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宽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注重团队青年研究骨干和研究生的培养,力争在高水平人才计划如优青或杰青方面有新的突破。同时提升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基金委创新群体等。

师资队伍(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详细信息请点击图片,链接教师个人主页):

教授(研究员)、博导:何品刚、李迪、裴昊、施国跃、田阳、王清江、鲜跃仲、徐志爱、张立敏、张闽、张文、张中海、朱安伟

青年研究员、博导:方维娜、李丽、罗潇、施毅、万晶晶、张琪伟

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导:楚清脆、张翠玲、张帆、郑婷婷、宗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