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2日,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的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行,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6级化学菁英班本科生韩欣悦、2015级化学专业本科生陈子晗及2017级化学专业本科生范仟希三位同学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巧辨抗氧化类物质的化学“鼻/舌”——基于模式识别的传感分析新方法及应用研究》获得能源化工组自然科学类全国一等奖和累进创新全国银奖。该成果还曾获得上海市挑战杯特等奖。项目指导教师是学院青年教师张闽副教授。
我院团委书记冯琪(左一)、2017级本科生范仟希(左二)、2016级本科生韩欣悦(左三)、2015级本科生陈子晗(右二)和指导老师张闽(右一)在展位前合影
韩欣悦同学(中)代表我校领取“累进创新银奖”表彰
在张闽老师的指导下,韩欣悦和团队成员以2017和2018年承担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实验工作,合成了荧光纳米材料并基于时间分辨实现了多种抗氧化类物质的模式识别,结合无创检测与可视化识别技术,该方法在抗氧化类物质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生化微量分析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在竞赛过程中,团队成员经过精心布展、项目路演以及公开答辩等环节,作品的创新性及应用潜力获得了评委充分认可。评委们同时充分肯定了我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
校学生工作党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听取韩欣悦介绍成果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适逢“挑战杯”30周年。本届“挑战杯”竞赛作品按照11个学科门类及大型作品展区进行布展,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竞赛,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大学生参加了校级申报和角逐,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最终有来自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现场。在此次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六支入围决赛队伍共取得了2项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以及1项全国三等奖的骄人成绩,我校时隔八年再度捧得“优胜杯”!
华东师范大学在本届“挑战杯”竞赛中捧得“优胜杯”
竞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校学生工作党委书记、学生工作部部长余佳及各参赛院系团委书记专程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看望并慰问我校参赛师生。他们对我校各参赛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大家以此次大赛为起点,在未来的学业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学生科创活动。学院先后在第十四、十五届“挑战杯”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和二等奖。今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再创佳绩,斩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院科创育人理念正转化为高质量育人成果。
文/图 :韩欣悦
审核:鲜跃仲 、王婷婷、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