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上午,应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何鸣元院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的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教授来我院讲学,在中北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为众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智能化学产品工程”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何鸣元院士主持。田阳院长、周剑副院长等50余位教师、学生25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彭院士纵观国际化学产品工程的发展,分子功能的智能化成为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分子智能化的关键是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也是解决“卡脖子”智能材料的关键。面向产业瓶颈,化学化工更应该注重智能化产品设计,实现性能上的变革性突破。随后,他根据分子功能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分别介绍了在柔性光学显示材料领域、平板显示材料领域、半导体领域及生物医学传感领域智能化分子产品的设计。
学术报告会后,学院教师和同学积极提问。彭院士对现场老师和同学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气氛非常活跃。彭院士对教师和同学的每一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透彻分析让聆听报告的师生们受益匪浅,对我校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彭孝军教授1982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0~1992年为南开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后,1992年回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精细化工研究,包括高性能染料、荧光探针、有机光学材料等,在数码彩色打印、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等领域获得产业化应用,分别获得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连续多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李慧
图:李振东
审核:田阳
编辑:曹美萍